葡萄苗咨询电话:
13252896960

葡萄苗信息网
电话:13252896960

疾病防治

葡萄粉蚧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葡萄粉蚧主要以成虫和若虫在老蔓翘皮下及近地面的细根上刺吸汁液进行为害,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转向新梢,嫩枝、果梗等,被害树体生长不良,果粒变畸形,严重时,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本文对葡萄粉蚧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危害特点

粉蚧以成虫或若虫危害叶片、果穗、枝蔓,多数隐藏在葡萄老蔓的裂缝、翘皮下,刺吸植株汁液。随葡萄生长,多喜欢在枝蔓裂缝、节部、分枝处或伤疤处为害,被害部位粗糙、变形。该虫分泌粘稠的蜜露,招致蚂蚁和黑色霉菌,污染果实外表。为害严重时,果粒停止生长,果实含糖量降低,品质变差,失去经济价值;整个树体发育不良,树势衰弱减产。

二、形态特征

1、成虫:雌虫体长3~5mm,无翅、扁平,椭圆形,酱红色,体壁柔软,体表被有白色蜡粉,产卵前蜡粉减少,可见体色。触角细长,可见8节,3对胸足发达。雄虫有翅,个体比雌虫小,很准采集到。

2、卵:暗红色,椭圆形,长约0.3mm。数10粒集中一起成卵块,伏在白色絮状卵囊内。

3、若虫:虫体形似雌成虫。初孵化的若虫,暗红色,椭圆形,长约0.3mm,体分节不明显。背部无白色蜡粉,触角上有刚毛,腹部末端突起,上有两根较长的刚毛。随着虫体增长、蜕皮,体表白色蜡粉逐渐增厚。若虫群聚性强,很活跃,开始并不分散危害。

三、发生规律

粉蚧在吐鲁番地区1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有不完整的4代。以若虫在葡萄老蔓翘皮下或根茎部土壤缝隙中安全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随着葡萄发芽、展叶,越冬若虫开始活动、危害。繁殖方式为孤雌生殖。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代粉蚧开始产卵。产卵前蜡粉逐渐减少,1~2天后白色絮状物围住周身开始产卵。单雌产卵量120~310粒,卵期7天左右。1头雌虫可迁移活动分几处产卵,产卵后虫体逐渐萎缩死亡。5月中旬为产卵盛期。由于越冬代若虫个体大小不一,产卵期不集中,是造成后期世代重叠的主要原因。5月中下旬可见一代若虫为害。初孵若虫开始在卵囊附近聚集为害,随后逐渐分散为害。6月中旬一代成虫开始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孵化为二代若虫。8月上中旬二代成虫开始产卵,8月中下旬孵化为三代若虫,为害时间较长。个别年份到10月底,仍有刚孵化出的第四代若虫出现。葡萄整个生长期都可见到粉蚧为害。成、若虫都有迁徙能力。其中若虫更活跃,爬行迅速,也可随风、枝条或他物携带传播、蔓延。9月下旬,气温降低时,粉蚧多向葡萄枝蔓上部阳光可照射到的地方迁移,或寻找隐蔽场所准备越冬。

四、防治措施

1、粉蚧常以若虫在老蔓翘皮下和根茎部土壤内越冬,可用人工刮除老皮或挖出根茎周围若虫的方法,降低越冬基数。

2、葡萄生长期间,经常剥老皮,加强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减轻危害。剪下的枝条就地销毁或药剂处理,不要带出田外,以免传播蔓延。

3、越冬前及开春后,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及时开展防治。生长期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适期为低龄若虫期。常规用药:48%乐斯本乳油1500-2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等。

4、葡萄园周围不宜选用刺槐、桑树做防护林,也不宜与枣园相邻,以免该虫从寄主植物向葡萄上转移为害。如刺槐、桑树、枣树上有粉蚧发生,应同时防治。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或转载自其他媒体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以及本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Copyright © 2009-2022 葡萄苗信息网 版权所有 辽ICP备14010334号-6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