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黄脉病是我国重要植物检疫对象之一。该病因株系不同症状也有差异。据报道:加利福尼亚株系在叶上生小斑点,沿叶脉分布,春季先呈黄色,夏季变为淡白色,初期症状与扇叶病相似,果穗上部分果粒僵化,病株产量低;纽约株系引起植株矮化,叶小而不规则,有时呈扇形,幼叶上有褪绿点,低产;安大略株系致叶片黄化,卷曲,茎丛生,节间短,造成严重减产。
葡萄黄脉病病原
番茄环斑病毒,属病毒。病毒粒体呈多面体,直径26-30纳米。双分体基因组RNA1和RNA2,分子量分别为2.8×100000和2.4×1000000doltons,蛋白质含量56-60%。病毒存在于叶内细胞质中,汁液接种可侵染35属单、双子叶植物。在菜豆病汁中病毒致死温度60-62℃,稀释限点lO00-10000,体外存活期6-8天(22℃),病毒具有强免疫原性,与土壤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的其他病毒无血清关系。
葡萄黄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汁液接种可将病毒从葡萄传到草本寄主,再从草本寄主烟草或菜豆回接葡萄都获成功。田间自然传播或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嫁接或繁殖和栽种带毒苗木。美洲剑线虫已把病黄瓜上病毒传到健黄瓜苗上,至于能否把病葡萄传至健葡萄还未证实。葡萄种子是否传毒尚未见报道。
葡萄黄脉病防治方法
1、严格植物检疫、防止病害传播蔓延。
2、目前主要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选用无病毒健康苗。
3、热处理脱毒将需要繁殖的葡萄品种苗木,置于35℃温度条件下,经2l天可脱去病毒,若在二氧化碳浓度高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更容易从休眠芽中除去此病毒。
4、土壤消毒。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等消毒剂处理土壤,可减少媒介线虫的虫口量,降低发病率。
上一篇:葡萄苦腐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葡萄叶斑病的病因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