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葡萄苗产量和品质上来了,效益才会跟着上来。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葡萄产量与品质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一、提高坐果率
这一点主要针对巨峰等易落花落果的四倍体品种来说的。在开花前7—10天内,要在叶面喷药和助壮素,再结合花前整穗、花期摘心,可使坐果率提高20%—60%,促进穗形更加紧凑美观。
二、增大果粒
首先,大约在花前一周时进行整穗,盛花后10天左右及时疏果,特别是四倍体的藤稔、巨峰等,每穗疏后约留35—40粒。再用以吡效隆为主的膨大剂浸2—3秒的时间,稍弹一下果穗以震掉多余的药液,这样做一般可使果粒增大20%以上。二倍体欧亚种象绯红、大红球等膨大效果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僵果顿长的现象,上色差、糖度下降,不宜采用激素处理的方法。可在盛花期花穗喷布低浓度赤霉素以疏掉一部分果粒,花后环剥主干枝,效果较好。用激素处理后应增加肥水用量,特别是有机肥的量。
三、促进早熟
在浆果第二次迅速膨大末期,进行主干环状剥皮,宽度3—5mm,环剥口最好用有色胶带包裹,以促进愈合,若结合增糖、增色措施,促进果实提早成熟的效果更好。但要注意,这种方法在弱树上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还有副作用,容易导致植株严重衰弱。因此,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果实的无核化处理
适用品种为巨峰、先锋、京亚、藤稔等。无核化处理的果穗要严格疏穗,在花前一周左右摘去副穗,并剪去果穗基部支穗3—6个,掐掉穗尖,使留下的花穗保留约5—6个支穗。强梢留一个花穗,弱梢全疏去。花前2—3天,用无核灵1号浸沾果穗2—3秒,稍弹一下花穗以震掉多余药液,可破坏种子的形成,产生无核果。由于果实的种子能产生促使果实膨大的内源激素,处理1次无核果较小,因此需补充外源膨大激素以增大果粒,处理时间和方法同上述“增大果粒”一样。
第二次处理前疏果,疏去内向的果粒及小粒,每穗保留40—50粒。用此方法处理的京亚、巨峰、藤稔等品种无核率可达95%以上,粒重12—15克,最大32克,且着色提前7—10天,果肉变硬脆,糖酸比高,品质风味好,售价远远高于同品种有核果。但处理后的葡萄耐贮性较差。
五、增强果实耐贮性
在浆果膨大后期,用绿芬威3号或4号800—1000倍液喷布葡萄果实及叶面1—2次,可明显提高浆果的耐压性,同时由于抑制了浆果内细胞膜的透性随贮存期延长而加大的趋势,因而可提高葡萄的耐贮运性,改善了品质。
另外为防止葡萄在贮存中脱粒,除在采前半个月内严格控制土壤水分外,可用300—500倍B9喷施果穗,采前两周用60—100ppm青鲜素喷施果穗,可明显防止脱粒,保持果梗新鲜,提高果穗耐贮运性。此外应注意,氮肥施用过多,用乙烯利等催熟的葡萄不耐贮运。
六、防止果实裂果
葡萄裂果主要发生在浆果发软即将成熟时期,因品种不同发生程度不等,裂果原因主要是降雨过多,和土壤中水分急剧变化即暴干暴湿。保持土壤水分稳定,防止果实吸收水分过多是防止裂果的主要措施。对于易裂果的品种,可进行地面覆草、覆膜,若与细水浸灌结合效果更好。果穗套袋或给果穗戴伞(即用塑料片罩在果穗上方)能很好地减少果皮吸水,减轻裂果。
七、果穗套袋
即用专门的果袋或报纸等自制果袋在葡萄坐果稳定后,将果穗全部套上。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减轻病虫害、鸟害造成的损失,减轻裂果发生,还可避免农药污染,使果面洁净,符合无公害果品要求,售价远高于未套袋果,增效显著,要大力提倡。
如能合理地综合运用好上述措施,可明显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具体操作上应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及市场消费特点灵活运用。
上一篇:什么品种的葡萄苗木好